|
<p>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伍迪 通讯员陈建波)昨日,在第七届中国名校长高峰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35名校长“回炉”当起了学生,现场体验高效课堂构建的全过程。</p>
<p>与传统课堂上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不同,这场高效课堂上,35名校长分为6组,主持人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合作,用3分钟时间迅速创作出组名、组徽、口号,并阐释出组徽的内涵。“山高我为峰”“三足鼎立,一统天下”……短短3分钟时间,校长们经过思维的碰撞,想出了别具特色的口号、组名。“其实,刚才校长们经历的,正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真实体现。”主持人的及时性点拨,使得这些校长们“轰”地一声笑开了。</p>
<p>大校长当起小学生,分别组合建立小组,进行班内大展示、组间PK互评,许多校长除了感到新鲜之外,也感受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p>
<p>襄城区实验小学校长张德兰说,做回学生,真正做到了角色的转变,体验到高效课堂该如何构建。有了感受,就有了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飞跃。她说,该校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这次体验给他们送来了一剂良方。</p>
<p>高效课堂能否在襄樊全面铺开?张德兰认为,这有一定难度。因为襄樊的区域不同、学情不同,在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更应结合本地实际,比如首先要解决的是大班额问题,要把大班额变成小班额,才能打造襄樊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