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01|回复: 0

黄敦全坚守山村教坛39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9 10: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 牛泰 邹琪 摄影 记者 李溪 通讯员 黄安柱      </p>
<p>39年,14200多个日日夜夜,黄敦全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p>
<p>今年春天,3个年级的20多个孩子,挤在南河镇温坪村村委会的办公室里学习,黄敦全便在这里执教。</p>
<p>那时,农民正播下小麦种子,村委会旁的新教学楼已打好地基。大家盼望着,等到秋天收获时,孩子们就可以到新教学楼上课了。可是,新教学楼还未建好,他们敬爱的黄敦全老师,却患上了重病,也许,黄老师再也不能回到讲台。</p>
<p>风吹麦浪,稻穗飘香,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而黄敦全只能躺在病床上,想念着他的学生们。</p>
<p>A 孩子不能没有人教,在大山深处的两个教学点奔波,他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p>
<p>温坪村地处谷城县南河镇大山深处,山环水绕,炊烟袅袅,狗吠鸡鸣,似一幅水墨画。</p>
<p>1971年2月,温坪村四组教学点迎来了一名新老师,他就是18岁的黄敦全。</p>
<p>这个教学点只有16个孩子,最小的6岁,最大的只比黄敦全小1岁。</p>
<p>课堂设在一户农家的堂屋里,课桌椅参差不齐,都是孩子们从自家搬来的。</p>
<p>温坪村有个叫薄刀岭的地方,山高且陡,群山似刀。薄刀岭设有温坪村小学一个教学点,1972年,这个教学点的老师被推荐上了大学。</p>
<p>孩子不能没有人教,教学点更不能撤销。薄刀岭的群众希望黄敦全来执教。</p>
<p>一边是温坪村人的挽留,一边是薄刀岭百姓的期盼,黄敦全异常矛盾。几经思考,他决定,两个教学点他同时承担起来,隔日跑教。</p>
<p>为了让薄刀岭的孩子有自己的学校,黄敦全带领村民们砍来木棍,夹成篱笆,再糊上泥浆做成墙壁。</p>
<p>就这样,6根木棍撑起了一所学校。一楼是教室,二楼就是黄敦全的家。</p>
<p>薄刀岭距温坪村四组有10多公里的山路,天气好也要走1个多小时。两地奔波,鸡未打鸣他就得上路,晚上落脚歇息时天已黑。</p>
<p>1973年6月的一天傍晚,黄敦全回薄刀岭,树丛中一条碗口粗的蛇窜到他的脚下。</p>
<p>黄敦全急忙后仰,但脚底一滑,他就朝山下滑去,滑了20多米后,他抓住一根树枝,才捡回一条命。</p>
<p>1974年9月,黄敦全返回温坪时,大雨致山体滑坡。黄敦全蜷缩在石壁下,滚落的石头将他的小腿砸得血肉模糊……</p>
<p>薄刀岭教学点步入正轨后,邱沟又在呼唤。邱沟与薄刀岭隔河相对,被当地人称作“青藏高原”。</p>
<p>邱沟山上有3个村民小组,原来的教室濒临倒塌,学校被迫停课。</p>
<p>黄敦全听从调令,要去邱沟执教。临别时,班上16名学生,死死拽住他的衣角……</p>
<p>B 河流阻断孩子求学之路,他拿出女儿当保姆攒下的钱,凑齐3000元买来驳船,每天为学生摆渡</p>
<p>粉水河,南河最大的支流,从温坪穿村而过,宽约百米,两岸山峦叠嶂,风光秀丽。然而,就是这条蜿蜒的河,阻断了孩子们求学的步伐。</p>
<p>1976年,黄敦全调到温坪小学,学生却分居粉水河两岸。特殊的地理构造,使得部分学生总要过河上学。</p>
<p>温坪村原有一条接送学生的木船。由于年久失修,加之船工嫌钱太少,2002年,这条木船停摆。</p>
<p>学生上学便成了问题:要么多绕几公里的山路,要么天天请船接送。黄敦全决定:买船。</p>
<p>2002年9月,妻子邹庆菊拿出家里全部的存款,但只有1000多元。</p>
<p>犯难之际,在武汉打工的女儿回到家中。黄敦全找到女儿,女儿拿出了当保姆攒下的2000多元。</p>
<p>2002年10月,黄敦全花了3000多元买了一条驳船。</p>
<p>无论晴天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每天清晨和傍晚,粉水河畔多了一个摆渡人,黄敦全的声音在山间回响:“坐稳了,开船了!”</p>
<p>2005年6月12日傍晚,黄敦全划船驶到河中时,狂风刮过,乌云遮日。一声响雷,暴雨倾盆,狂风掀巨浪,小船颠簸起来。</p>
<p>黄敦全奋力挥动双臂,小船艰难地前进。船终于到达对岸,黄敦全不停地喘气。</p>
<p>C 为了让学生吃上热饭热菜,他种菜养猪搭炉灶,自掏腰包办起“食堂”</p>
<p>上学需要渡船,往返路程又太远,大部分学生不便回家吃午饭,只好自带伙食。</p>
<p>一个叫龙雪的小姑娘,每天带点馒头或方便面。偶尔带来白米饭,配菜也只是一点咸菜。</p>
<p>看着小姑娘和同学们面黄肌瘦的样子,黄敦全不是滋味。于是,他又办起了“食堂”。</p>
<p>教室旁,他搭起了炉灶,支起饭桌;辟出一块菜地,种上了蔬菜;每年喂上两三头猪,把猪肉腌制好;清早起床,到鸡舍里捡鸡蛋……</p>
<p>每天上午11点左右给学生布置完作业后,黄敦全就到厨房里忙起来。</p>
<p>每天中午,看着孩子们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小脸也逐渐红润起来,黄敦全欣慰了许多。</p>
<p>温坪村书记龙德仁给黄敦全算了一笔账,他每顿饭只向每名学生收一元钱,一天总共20元。大米一元多一斤,每天要用10斤米;一天至少用5个鸡蛋,还有猪肉……每个月,黄敦全至少要贴进300元。</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23 16: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