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楚天都市报讯 东莞时报版面图</p>
<p>图/柏洁</p>
<p>本报记者胡传林 肖敏</p>
<p> 20年的牵肠挂肚,20年的寝食难安。自20年前送走儿子的那一刻开始,黄腊姣对儿子的思念从来没有停止过。</p>
<p>千里寻子的结局是悲情的,我们没有看到热情的拥抱,也没有听到深情的倾诉。</p>
<p>52岁的黄腊姣,20年前因家庭变故,无奈将大儿子荣顺波送给他人抚养。从1995年开始,黄腊姣经不住思念的折磨,踏上了漫漫寻子路。</p>
<p>直到近日,在媒体的帮助下,她终于得知,儿子已经改名成家,夫妻俩都在东莞打工。</p>
<p>在短短5天内,黄腊姣马不停蹄,从昆明到襄樊谷城,再辗转到东莞。</p>
<p>她虽然很想儿子认她,但还是为见面设了心理底限:见见阔别20年的儿子,向他真心说声“对不起”。</p>
<p>我们的愿望和黄腊姣一样,希望他们再度重逢,希望他们忘掉伤痛,希望再续亲情。</p>
<p>这场相认令人有些遗憾。黄腊姣千里寻子,最终换回的是冷眼相对。</p>
<p>有人可能会说,儿子倔强固执、冷漠无情,然而,他20年来远离母亲呵护,遭遇的人情冷暖,又有谁能体味?</p>
<p>我们不要苛求儿子能改变什么,而应多反思一下我们的家庭教育:我们为人父母,应该和到底为孩子做了什么?</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