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70|回复: 0

图文:有一种力量源于顽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4 11: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好学的郑金帆(左一)在图书馆 记者李溪 实习生褚楠摄</p>
<p>本报记者梅晓芸 实习生聂姗 通讯员黄海</p>
<p>  襄樊学院刚刚结束的大一新生军训中,有一个特殊的“板凳生”。她总是一个人搬着板凳坐在军训的队伍旁,笑眯眯地看着同学们踢腿、伸臂、迈步走。</p>
<p>女孩叫郑金帆,患有先天性痉挛脑瘫。3岁时,她还只能扶着墙走;直到11岁,才能独立行走。今年,她凭借坚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跨入了襄樊学院的大门。</p>
<p>在她身上,有一种顽强力量令人动容。</p>
<p>“必须要坚强起来”</p>
<p>  身材娇小,齐耳的短发,笑眯眯地眼睛,坐在襄樊学院理工学院外语系教室里的郑金帆活泼、阳光,看起来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p>
<p>直到她起身、行走,才能看出她的“特殊”:双腿呈剪刀状,走路的时候脚一颠一簸,两只手僵硬地向前摆动。</p>
<p>谈起自己的腿,郑金帆毫不避讳。</p>
<p>1992年,郑金帆在黄石早产出生,身体健康,乖巧可爱。</p>
<p>1995年,母亲任菊红公派出国学习一年后回家,发现3岁的小金帆还站不稳,只能扶着墙蹒跚走路。</p>
<p>任菊红的心里顿时一沉。女儿除了走路比同龄人晚一点以外,其他方面都很正常,亲友们一直都认为是早产儿的原因。可这一次,任菊红有点心慌了。</p>
<p>一家人带郑金帆到武汉求医,得到的诊断是:先天性脑瘫,有可能面临瘫痪。</p>
<p>任菊红顿时感觉掉进了万丈深渊。回到家,她看着女儿,一个人不知偷偷哭了多少回。哭过之后,她默默发誓“必须要坚强起来。”</p>
<p>“我很爱读书,让我试一下吧”</p>
<p>  任菊红那时在一家大型制衣厂工作,每月拿着几百元的工资,她不敢请假怕被扣钱,只得目送着丈夫带着女儿一次次踏上求医之路。</p>
<p>郑金帆的大腿张不开,必须手术将大腿两侧割开。从2006年开始,她先后在武汉经历了3次手术,但都不理想。第二次手术后,她勉强可以垫着脚尖走路了。</p>
<p>郑金帆的童年就在奔波和病床上度过。看着别的小朋友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经过,郑金帆眼巴巴地问妈妈:“我为什么不能和他们一样呢?”</p>
<p>任菊红把郑金帆带到了一所小学,可校长以年龄不到和腿脚不便的原因拒绝了。</p>
<p>小金帆不知哪儿来的勇气,对着校长脱口而出:“老师,我很爱读书,我很想读书,让我试一下吧!”郑金帆渴求的眼神最终打动了校长。</p>
<p>每天早上,爸爸骑自行车把郑金帆送到学校。不能上体育课,郑金帆就坐在花坛边看同学们上课;走在学校,还要面对同学们异样的眼光。</p>
<p>一次,郑金帆回到家哭着对妈妈说:“同学们说我不会走路。”任菊红的心里难过不已,她对女儿说:“你告诉同学,我的腿生病了,有点问题,他们知道了就不会笑你了。”</p>
<p>2003年,郑金帆在北京做了第四次手术。这一次手术后,她基本能独立行走了,但两只腿还是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完全直立,走起路来十分吃力。</p>
<p>“迟到早退是态度问题”</p>
<p>  小升初时,郑金帆顺利进入了当地的优质初中。初中毕业,她又考入了市级重点学校黄石实验高中。</p>
<p>从初中开始,6年里,郑金帆坚持走读,从不迟到。</p>
<p>每天,郑金帆乘坐半小时的公交车去上学,下车后,车站离学校还有一段距离,别的同学10分钟就能走到,她要走20分钟。</p>
<p>担心迟到,她坚持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7点到教室。腿脚不便,手臂也不灵活,她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端碗面边吃边往学校跑。为了不迟到,她每天得比别人早起1个多小时。</p>
<p>6年里,她几乎保持了“全勤”,就连学校的门卫都对她佩服不已。</p>
<p>只有一次,郑金帆和平常一样掐着点上了公交车,可途中遭遇堵车。下车后,她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跑”到学校,看到学校大门关了,她急得哭了起来。到了教室,她第一次站在门口怯生生地叫“报到”,满脸通红。“我当时觉得特别不好意思,我觉得,迟到早退不能以腿脚不便为理由,而是一个人的态度问题。”郑金帆说。</p>
<p>“现在可以陪我,四年以后呢?”</p>
<p>  今年高考,郑金帆被襄樊学院理工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录取。</p>
<p>考上大学本是件高兴事儿,可一到寝室报到,任菊红和郑金帆傻眼了:每间寝室都是书桌在下面,床铺在上面,郑金帆爬的上去但下不来。</p>
<p>这可难坏了郑金帆和妈妈。六神无主的任菊红只得对郑金帆说,“要不回家不读了。”</p>
<p>郑金帆找到辅导员张莉,一见到张老师就哭了起来:“老师,我不想回家,我想上大学。”经过张老师多方协调,解决了郑金帆的住宿问题。</p>
<p>当时,任菊红考虑留下来陪读。但郑金帆一口拒绝,“现在你可以陪我,可四年以后呢,难道你还陪我上班?”听了女儿的这番话,妈妈觉得女儿长大了。</p>
<p>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每个大学新生都要参加的军训,郑金帆显然参加不了。老师让她每天搬一个小板凳,到军训场上看同学们军训。</p>
<p>起初,郑金帆有些不愿意,“不让我参加就行了,干嘛还让我像个异类一样坐在旁边。”后来,她看到同学们每天在烈日下一站就是一天,她对自己说,“军训这么苦同学们都能坚持,我坐在旁边看一下又怎么呢?”</p>
<p>每天,她搬个板凳坐在队伍旁,给同学们鼓劲儿,每天甚至比同学们去得还早。</p>
<p>很快,郑金帆适应了大学生活。班上专门成立帮扶小组,照顾郑金帆的生活。</p>
<p>今年国庆,郑金帆第一次在没有父母的陪伴下出了远门,一个人坐火车、转汽车,回到了黄石的家。</p>
<p>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里,郑金帆热情、坚强,成天笑眯眯的。郑金帆说,“做不了运动员我还可以做裁判,总有一天我要走出爸爸妈妈的怀抱,一个人面对人生。”</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25 00: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