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98|回复: 0

情暖新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 13: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散文潘海鹰</p>
<p>  从小到大,习惯了过年的程式,如此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在年龄跨过“而立”之后,越发感觉过年就是花钱,对过年的感觉似乎有些厌倦了。</p>
<p>  而父母对年的热情却越来越浓烈。</p>
<p>  为了一家人每人在过年都能穿上新衣服,母亲打理着一家人的生活,平日里省吃俭用,只等要过年了,才把积攒的余钱都拿出来,到离家十多里的集市上,买来布料,然后比样子,精剪细裁,蹬起缝纫机,为一家老老小小赶制新衣裳。</p>
<p>  这些大事都置办完,母亲会觉得很安慰,很荣耀,很自豪。</p>
<p>  而一过小年,母亲便更忙碌了,她拆洗被褥,打扫房间,收拾厨房,烀小豆,蒸粘团……忙得兴致勃勃,不亦乐乎。年的意义被母亲酝酿发酵,一家人都受到母亲的感染,开始满怀着希望,体验着新年将至的感觉。</p>
<p>  父亲同样没闲着。</p>
<p>  为置办过年,父亲一入冬便重操旧业。父亲用那双灵巧的双手把一捆捆芦苇变成一领领漂亮的苇席。父亲只能在上工之余从事这项副业,所以每天都起得很早、干到很晚。虽然浸泡过的芦苇很柔软,不过我经常看到父亲的手被芦苇划破,不得不包扎伤口,贴上白胶布,继续干活。</p>
<p>  有时父亲会让我们跟他去赶集,为的是帮他推车卖席子。那经常是鸡叫头遍,我们就被喊起来,草草吃两口饭之后,便忙碌着帮父亲把一捆捆的席子抬到独轮车上,在牢固而周密的捆扎之后,我们父子三人,相互扶助,一路坎坎坷坷跌跌撞撞,要走十多里的土路,才到达集市。可看到忙碌的成果很快变成了钞票,父亲的脸上依然绽开了菊花。</p>
<p>  一次次地赶集之后,父亲便去买酒、买肉、买油、买面、买二斤白糖、买两挂鞭,再给奶奶买副老花镜、买副新腿带儿……父亲像一只衔泥的燕子,一次次的把过年的东西置办到家,全为我们全家能过上一个幸福的如意年!父亲经常挂在嘴边一句话:“老人常说‘办年半年!’(意思是过一个年要花上半年积蓄)咱家过年没花着老本,我用三个月就把这些年货都办到家,知足了!”</p>
<p>  这就是我的父母,朴实而勤劳,一生精打细算,哪怕再艰难困苦都满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p>
<p>  如今面对儿子对过年的期盼和感知,作为父亲的我却是那么无能而苍白。我唯一所能做的便是携妻带子,跨越万水千山,回到父母身边,让一家人在父母那永恒的亲情中去体验过年的全部意义。</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26 02: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