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罗清泉、李鸿忠走进各人大代表团审议会场听取意见和建议</p>
<p>荆楚网--楚天金报</p>
<p>记者秦璇 胡诚 蒲哲 甘琛</p>
<p>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清泉,省委副书记、省长李鸿忠以及其他省领导,先后走进各人大代表团审议会场,走进政协委员大会发言和联组讨论现场,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p>
<p>见到省领导,代表委员们抢着拿起话筒建言献策,话语间充满急切,饱含着对发展的期盼。省领导悉心倾听,认真记录;遇到疑问处,虚心发问;聊起新一年,殷殷寄语。每一场这样的见面会都会超时,为的是尽可能听到每一名代表委员的心声,每天结束所有的行程之时,都已是华灯初上。</p>
<p>每场交流最后的省领导讲话,都是大家期盼已久的:因为这里面不仅饱含着省领导对各地各行各业的殷切期望,也传达着省委省政府新一年谋篇布局的思路。</p>
<p>为此,本报记者特地摘录出省委书记、省长在省“两会”会场的精彩讲话,让读者切身感受省委书记、省长的所思所虑所谋,了解我省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p>
<p> 谈湖北发展</p>
<p>罗清泉:发展不够仍是湖北最大实际</p>
<p>——当前,湖北面临着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临着众多经济社会发展难题,需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我们应对后危机时代、适应更好更快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取向。</p>
<p>——发展不够仍然是湖北省和武汉市的最大实际,怎么解决发展不够的问题?大家要按照发展的规律,一步一步扎实推进;同时,我们应该及时总结思路、方式、方法上的不足。发展不够的原因很多,我们在较长时间里习惯就事论事,就发展论发展,习惯于眼前效应,习惯于自我比较,这是上不去的。</p>
<p>——新的一年里,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主动、自觉地转变发展方式,乘势而上、加快发展。要努力破解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牢固树立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的指导思想。要从自身实际中认识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自觉把转变作为一次新的机遇。</p>
<p>——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都要首先抓好一个或几个点,形成爆发力,然后带动全局。</p>
<p>李鸿忠:科学发展既要做加法,又要做减法</p>
<p>——科学发展既要做加法,即加快速度,壮大规模;又要做减法,即节约能源,减少排放。</p>
<p>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方式、发展模式的定性,与加快发展速度、壮大发展规模并不矛盾。实践证明,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保持速度与规模快速增长的科学发展是可以实现的。</p>
<p>——弯道超越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没有时限,永远不会过时。只要我们想干事,在自我努力、奋勇争先、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就总能找到和抓住实现弯道超越的机会;否则,再好的机会摆在面前,也不一定抓得到。</p>
<p>——在当前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国家政策趋于普惠、发展机遇前所未有、社会矛盾集中凸现、群众期待更为迫切的形势下,一个地方的发展,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区位的自我提升和工作层面的自我努力。提升精神区位,关键是要勇于担当、自我加压;工作层面的自我努力,关键是要敢于改革创新、自我突破。</p>
<p>——当前,以政策为载体配置资源的年代已经过去,靠市场机制和自我努力、改革创新配置资源的年代已经到来。</p>
<p>谈武汉发展</p>
<p>罗清泉:厚积薄发,再展大武汉雄风</p>
<p>武汉要在新的起点上再上新台阶,必须厚积薄发,以实现再展大武汉雄风的目标。当前,中央实施的扩大内需方针、中部崛起战略、“两型社会”建设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立,都把武汉推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这些都为再展大武汉雄风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机遇。</p>
<p>武汉要通过厚积实现薄发,下决心抓对长远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大事:在形成全国的综合运输枢纽方面要厚积,在特大中心城市的功能提升上要厚积,在武汉作为经济中心的支柱产业升级方面要厚积,在整个创新能力的建设上要厚积,在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上要厚积。</p>
<p>希望武汉上下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气概把握机遇、抢抓机遇、用好机遇,在形成中部经济重要增长极、培育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p>
<p>李鸿忠:继续发扬弯道超越精神</p>
<p>武汉是全省发展的龙头,是全省的亮点所在、希望所在、后劲所在。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武汉做强做大,希望武汉抓住当前的大好发展机遇,乘势而上,继续发扬弯道超越精神,着力在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自我努力上下功夫,在促进全省加快发展中发挥更大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