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98|回复: 0

徒弟马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8 13: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石秀花</p>
<p>  马亮是我的徒弟,今年20岁,前年刚从技校毕业。</p>
<p>  作为有15年工龄的老车工,我的这个徒弟是我见过的、最不像工人的徒弟。</p>
<p>  马亮平时衣着整洁,皮鞋擦得一尘不染,兜里总装着一把小梳子,没事时就拿出来梳两下。他的工作服上很少有油渍,常常散发出一股清香的肥皂味。让我很意外的是,他不喜欢打网络游戏,而喜欢看《南方周末》和唱歌。</p>
<p>  周末不加班时,马亮会去手机卖场发传单赚点外快。在人来人往的手机卖场,他看见熟人不会故意装作没看见,而是小声地跟人家说:“要不要一起发广告?一天40块钱,中午还有盒饭吃。”脸上堆满了孩子般的笑容。</p>
<p>  马亮干起活来很利索,最难的缫丝车,他只用了一个月就上手了,说实话,半年下来干得不比我差。跟他一起下车间的几个小伙子经常在网吧通宵上网玩游戏,早晨揉着惺忪的睡眼来上班时,马亮已经把工作台收拾得一尘不染,地面也打扫干净了。</p>
<p>  我常想,这孩子本是个“白领”的命,若不是父亲早逝,母亲没钱供他上大学,他应该有份更体面的工作。</p>
<p>  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是对马亮,我打心眼里喜欢,我愿意把自己的技术全都教给他。勤奋、聪明的他进步很快,我的一些车工经验,不到一年他就掌握得差不多了,而且还自学了磨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感到很欣慰。</p>
<p>  2009年夏天,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要裁员。每个岗位由原来的三个人变成一个人,“一专多能”的工人才能留下来。车间主任每天都提醒我们:千万别出岔子,日常业绩加临时抽查决定各位的去留。我很担心,我知道马亮是我最大的竞争对手。</p>
<p>  奇怪的是,考核时马亮三天两头迟到,干活也没了精神。一天下班后,马亮告诉我,他的对象又吹了,工作干着没劲。之前我听他说过,女朋友在一家专卖店里工作,是个大学生,他们是在手机卖场打短工时认识的。我安慰了他几句,心情很矛盾,既希望他能留下来,又希望自己不被裁掉,但这似乎不太现实……</p>
<p>  终于,连续两次的人力资源部突击查岗,马亮因一次迟到、一次早退,“下岗”了。年轻人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不能及时调整心态,我有些惋惜,但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p>
<p>  前天晚上车间聚餐,从酒店出来,我远远地看见马亮牵着一个女孩的手在逛街。我开玩笑地说:“看,我这徒弟多有本事,刚吹了一个又找了一个,好小伙儿抢手啊!”大家都笑了。</p>
<p>  等公交车时,原来跟马亮住同一间宿舍的刘胖子悄悄地拉了拉我的衣服,“石姐,马亮的女朋友没换。”见我有些纳闷,刘胖子说:“其实,马亮一直在骗你,他曾跟我说:‘我不能跟师傅竞争岗位,她上有老、下有小,万一下岗了,四十多岁的人找工作太难了,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我得替师傅扛过这一关……’”</p>
<p>  刘胖子的话让我愣了半天,心里像有团火在燃烧。</p>
<p>【打印】【关闭】</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24 14: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