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59|回复: 0

人生需要“追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8 13: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龚明俊</p>
<p>  《追梦》是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作家书系”之一,系散文集。作者戴学国供职于襄樊市园林局,他在后记中写道:“就我而言,除了完成任务的写作外,我认为写作是一个好玩的过程。短文的写作是最好玩的了,就像玩纸牌,可以快速进行一下盘。”写作好玩,这尽管是在谈写作,但也可见作者以“追梦”命名本书的缘由。</p>
<p>  “游山玩水”,“议论风生”,“花木情思”,本书由这三部分组成。</p>
<p>  “游山玩水”是游记,作者的重点并非简单地记述所见所闻,而是侧重文化内涵的欣赏、发现和发掘,且对人生与世事给予了特别的关照。如《不知身外谁为主--少林寺游记》中的一段:“泱泱千年古刹,竟无文人墨客留下的一幅字,为此问导游,也不知其所以然。‘明心见性,一切皆空。’没有楹联之故,我猜测大抵是这么个意思吧。”带着一颗探究之心,领略河山之美,悟出人生大道与万象之理。读这一部分文字,我觉得,与其是作者看不同的风景,不如说是风景在拷问作者诸多问题。大凡有味道的山水游记,多是风景之变幻与思想之丰富合二为一的。</p>
<p>  快速地认知一个人,议论是最直接的通道。这便是第二辑“论议风生”的杂文了。谈王粲:“有为之士遇到有为之主,王粲的工作积极性得到空前激发和调动。”才要尽其用,用要尽其才;“都说人生要快乐,其实是要慢乐”,现代人的“病”;“靠山终究只是一个外因……还是靠自己最好”,“碗不好没关系,有可口的饭菜吃得饱总是好的。”可惜很多人不认同……这一辑,可以看出作者对社会、文化、人生与幸福等问题的理解和见解,是对假恶丑颇为解剖,也是对真善美的呼唤;是对现代生活诸多弊端的直陈,也是对真正幸福生活的讴歌。</p>
<p>  最能展示作者才情的是“花木情思”。护城河边的荷花,“以集体的力量成就了春天最为壮丽的画面”的油菜花,“过把瘾就死”的昙花,“讨个吉利”的金橘,“志存高远”的栀子花,“拥抱梦想”的夜来香,“青衣女子”广玉兰……作者常年工作在万花千木之中,写来得心应手,有相应的花木史料,有随手引来的诸多诗句,有不同的欣赏感受,皆可看出作者沉浸于花木之中,情随之动,意随之生,文随之出。于我这个“花盲”来讲,读着读着,也觉得花真是可爱极了,为什么不早结识些花木,那里面可是有万般情趣的啊!</p>
<p>  忙忙碌碌的你我,可曾想到有一些梦,我们不自觉的当儿给弄丢了?有梦的人生,是美丽的;无梦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需要“追梦”,“追梦”能让我们获取更有价值的人生。</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24 09: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