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mg src="http://www.xycity.cn/upload/2010/01/27/2999_201001271334541YkaJ.jpg"></p>
<p>王民雄/摄</p>
<p> □本报记者郭秦</p>
<p> 今年71岁的王民雄,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从一所航空学校毕业后,便离开家乡江苏无锡来到襄樊,被分配到原襄樊青山机械厂(现襄樊东风汽车电气有限公司)工会工作。</p>
<p> 每逢周末,喜爱摄影的他便穿梭在令他痴迷的襄樊古城,抓拍下记录襄樊人民生活、工作的照片。</p>
<p>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襄樊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标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温饱上,对“质”有了更高的需求。</p>
<p> 1982年的一天,王民雄到襄樊市农业办公室公干,无意间,他与该办公室的负责人闲聊起襄樊奶牛场的事情。“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奶制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不知道襄樊市何时能引进外国的奶牛啊!”王民雄感慨道。“有啊,王寨的奶牛场就有了!”农业办公室负责人说。“是吗?那我可要去看看。”王民雄兴奋极了,立马背起他的“宝贝”,骑自行车赶往王寨办事处,找到了当时建在王寨的奶牛场。</p>
<p> 一处处规划有序的奶牛养殖场地、整洁的工作间,令这位异乡客对襄樊迅速的发展感受颇深:“农场里100多头奶牛大部分是进口奶牛,每天喜人的牛奶产量缓解了襄樊人的牛奶需求,这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襄樊人民来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王民雄激动地回忆着当时的情景。</p>
<p> 为了拍下令自己满意的照片,王民雄在王寨奶牛场一呆就是一天,终于抓拍下工作人员挤奶时的瞬间,为襄樊的发展历史留下珍贵的见证。</p>
<p>【打印】【关闭】</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