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21日开始,广西柳州市各米粉厂同时涨价,最高涨幅近50%,引起市民大规模抵制。无独有偶,南宁市20余家米粉厂月初同时涨价超过30%。</p>
<p> 南宁、柳州两市米粉厂涨价理由竟然一模一样:原材料价格上涨。然而,两地市民及媒体对这一理由表示强烈质疑,因为米粉生产所需的大米、食用油等原材料价格涨幅远远低于米粉涨幅。一时间“操控米粉价格”的传言沸沸扬扬。</p>
<p> 米粉是南宁、柳州、桂林等地居民的主要食物,牵扯到两个城市中的每家每户。鉴于此,柳州市成立了联合调查组,除对厂家经营成本进行测算外,还对米粉质量进行检测。到25日,柳州市米粉价格便恢复原样。南宁市物价部门也对涨价行为组织了调查,但工作人员坦言“调查取证难度很大”,相关调查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p>
<p> 不良涨价行为存在越久,群众利益被侵害就越多。虽然在市场经济时代,像米粉这样的商品价格主要由市场调节,但此番南宁、柳州市米粉涨价行为,发生在原材料并未明显涨价的情况下,群众疑窦重重,相关部门应一查到底,给群众一个明白。令人不解的是,柳州市能够在五六天内解决的问题,到了南宁怎么就“调查取证难度很大”了呢?究竟是市场监管能力问题还是责任心问题,值得深思。</p>
<p> 目前正值年关,事关一日三餐的物价问题能否合理合法地解决,成为考验地方政府的一道民生关、民心关。</p>
<p>【打印】【关闭】</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