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医学硕士李秀梅</p>
<p> 胃癌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胃癌用常规方法,如:大便潜血、血清标记物、消化道钡餐检查等很难检出,因此,内镜检查成为了目前发现早期胃癌的有效手段。</p>
<p> 近年来,随着电子内镜技术的进步,放大内镜在机械性能、放大倍数、图像清晰度等方面均有了改进。也就是说,应用同一镜子既可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发现病变后也可立即变焦,即时进行放大观察,不需更换内镜。</p>
<p> 临床检查中,早期胃癌放大内镜下呈:黏膜凹凸不平、糜烂,黏膜发红、颗粒样隆起,黏膜退色样改变、异常发赤、苍白伴表面凹陷等。采用放大内镜可发现病灶表面正常毛细血管网消失。另外,凹陷型胃癌边缘多呈不规则锯齿状,癌浸润仅限于黏膜层,边界不清。黏膜下层癌时,境界较清晰,凹陷中心部黏膜呈不规则颗粒状或结节状不平,有时可见残留岛状黏膜,为再生上皮构成。</p>
<p> 电子放大内镜的发展及诊断技术的成熟,使胃肠道肿瘤早期诊治成为可能,早期癌发现率明显提高。通过采用放大内镜已使胃肠道微小病变的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成为现实,当癌浸润深度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时,大多数可在内镜下行EMR或EPMR切除,更深层的癌则选手术治疗。</p>
<p>【打印】【关闭】</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