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本报通讯员梁军 记者李兴会</p>
<p> 在任枣阳市蔡阳棉花站出纳期间,翟志平(化名)保管的公款被骗1.4万元。事发后,无力还款的他携公款4.6万多元潜逃。逃亡9年后,翟志平打工攒够了需要归还的公款4.6万多元及其利息,然后选择了投案自首。</p>
<p> 近日,枣阳市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判决翟志平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两年执行。</p>
<p> 惊人消息,棉花站出纳失踪了</p>
<p> 1999年10月1日,天突然下起了雨。</p>
<p> 枣阳市棉花总公司蔡阳棉花站站长董朝学像往常一样在棉花站里转悠。转了一圈,他没有见到出纳翟志平。“这个家伙昨天说今天一大早就过来,咋没来呢。”董朝学嘀咕了一句。</p>
<p> 当年9月30日,翟志平向董朝学请假,说要回家一趟。董朝学还专门问他,他回家了,万一用钱咋办。翟志平告诉他,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赶过来。</p>
<p> 考虑到天在下雨,翟志平没来上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董朝学没有多想。</p>
<p> 然而,一连过了三天,翟志平仍没有在棉花站出现。董朝学预感到翟志平可能出事了,赶紧给上级领导汇报。</p>
<p> 领导得知情况后,赶紧让董朝学寻找翟志平,但没有找到。于是,两人跑到棉花站,打开了翟志平所住的房间。可是,眼前的情景让他们惊呆了:房间里啥都没有了,保险柜也是开着的。此时,一个判断在他们的脑海里瞬间形成:翟志平携公款跑了。</p>
<p> 从棉花站出来后,董朝学和领导立即赶到翟志平位于琚湾镇镇政府的家中。然而,其父母都不知道翟志平去了哪里。</p>
<p> 无奈之下,董朝学等人向枣阳市人民检察院报告:翟志平携公款潜逃了。</p>
<p> 2001年1月,枣阳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贪污罪对翟志平立案侦查,并对他作出了刑事拘留的决定。</p>
<p> 2008年3月3日,枣阳市人民检察院在枣阳市公安局对翟志平进行了网上追逃。</p>
<p> 当得知翟志平携公款潜逃的消息后,很多认识和了解翟志平的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大家知道翟志平的家庭情况:他父亲是一名乡镇干部,人缘好;翟志平在棉花站上班时,工作积极、负责、认真,为人也很好。翟志平在部队服役时,还是一名优秀军人。</p>
<p> 轻信他人,被骗后携公款潜逃</p>
<p> 1999年8月,因为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赏识的翟志平开始担任蔡阳棉花站出纳。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一个月后,他就出事了。</p>
<p> 1999年9月中旬,一位棉农来到棉花站卖棉花。这位自称是琚湾镇李坡村的李某告诉翟志平,河南的棉花便宜,如果翟志平有意,他俩可以合伙做棉花生意。李某还说,他有1.6万元本钱,翟志平出1.4万元本钱就行了。</p>
<p> 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刚20岁出头的翟志平对李某深信不疑,当晚就把1.4万元公款给了李某。</p>
<p> 将钱拿走后三四天时间,李某都没有来找翟志平。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上当受骗了。每天见到李坡村的棉农来卖棉花,翟志平就打听李某的情况。然而,大家都说“不认识,没听说过这个人”。自己确实被骗了,翟志平后悔地回到房间狠狠地打自己的脸。</p>
<p> 由于压力太重,以至于他在工作中老走神,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p>
<p> 白天上班心不在焉,晚上躺在床上,翟志平满脑子想的是如何把被骗的钱赶紧补上。可是,家里没有钱,自己一个月的工资才218元,哪有钱来补这一万多元的窟窿。</p>
<p> 想着想着,翟志平产生了一个大胆决定:再从公司里搞点钱,拿着钱跑了算了。</p>
<p> 1999年9月30日,翟志平以需要大额资金给棉农兑付为由,私下给上级棉花公司打电话,请求支取4万元现金。拿到钱后,翟志平把4万元钱和保险柜里的6000多元钱一起放在身上,然后把屋子里值钱的东西全带走了。</p>
<p> 回到家中后,翟志平给父母说要出去办事,然后逃跑了。</p>
<p> 痛苦煎熬,逃亡路上打工攒钱</p>
<p> 携款潜逃后,翟志平先后到过很多城市,可每到一处,他就觉得有一双眼睛在看着自己,因此,他不敢公开找工作,整天东躲西藏。</p>
<p> 身上的钱越来越少,翟志平也越来越怕。</p>
<p> 2000年1月,翟志平花7600多元买了一辆摩托车,准备做摩的生意挣钱。然而,由于是非法营运,他又没有驾驶证,一个月下来,不但没有赚到钱,还被交警罚了2000多元。就这样,3个月后,翟志平以2000元的低价将摩托车卖了。</p>
<p> 潜逃期间,翟志平想尽快找份稳定的工作,好挣钱还公款。然而,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翟志平先后干过多种工作,结果都没干到头。</p>
<p> 2004年,潜逃了4年之久的翟志平仍然一事无成。这次他又应聘到了东莞一个公司的销售部当业务员。自此开始,他的工作稳定起来。也就从这个时候起,他开始每月存几百元钱,为还公款做准备。</p>
<p> 2008年7月,潜逃8年之久的翟志平已经是广东省江门市一个建材公司大客户部的经理了。工作期间,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犯的罪,每个月都会从工资里拿一部分钱当做私房钱存起来准备退赃。</p>
<p> 投案自首,被判缓刑心神安</p>
<p> 2008年8月,翟志平将多年存下的钱寄给了母亲,让母亲代他到枣阳市人民检察院投案、还款。</p>
<p> 2008年8月25日,翟志平的母亲来到枣阳市人民检察院代替儿子案自首,并退回赃款4.3万元。</p>
<p> 翟志平的打算是,先让母亲代替自己自首,等年底工作闲一点的时候,自己回去投案自首。不过,翟志平没想到的是,一次因公出差,让他提前投案自首了。</p>
<p> 2008年11月,公司生意出奇地好。就在这个时候,公司派翟志平到重庆支援重庆片区经理的工作。11月1日晚上,翟志平到达重庆市璧山县,入住酒店。</p>
<p> 当晚8时许,重庆市璧山县城郊派出所在例行检查时,翟志平主动向民警说明了自己的情况。随后,民警将他带回派出所。</p>
<p> 2008年11月3日,枣阳市公安局将翟志平刑事拘留。同年11月17日,翟志平被取保候审。</p>
<p> 2009年6月2日上午10时,枣阳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翟志平贪污公款一案。</p>
<p> 法庭上,公诉人认为,翟志平在到案前,通过其母向检察机会投案自首,并主动退回了4.3万元赃款。到案后,翟志平又主动退回了剩余赃款。因此,建议对翟志平判处一年有期徒刑,并适用缓刑。</p>
<p> 2009年7月10日,枣阳市人民法院当庭宣判:判决翟志平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两年执行。</p>
<p> 宣判之后,翟志平当庭表示不上诉了。“这是我应该受到的惩罚。结束了潜逃生活,我反而感觉更踏实。”他说。</p>
<p>【打印】【关闭】</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