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mg src="http://www.xycity.cn/upload/2010/01/13/2999_2010011314031118E3d.jpg"></p>
<p>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示意图</p>
<p><img src="http://www.xycity.cn/upload/2010/01/13/2999_2010011314031122Dyb.jpg"></p>
<p>国产“红旗—9A”防空系统</p>
<p><img src="http://www.xycity.cn/upload/2010/01/13/2999_2010011314031135PpS.jpg"></p>
<p>美国部署中段陆基反导拦截导弹(资料图)</p>
<p>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11日进行的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不产生滞留空间轨道的碎片,不会对在轨航天器的安全构成威胁。</p>
<p> 中国11日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外交部表示,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p>
<p> 试验成功将大大提升保卫本土能力</p>
<p>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所谓陆基中段反导弹拦截技术主要由拦截器、传感器和战斗管理系统组成,用来对敌方弹道导弹进行探测和跟踪,然后从陆地上发射拦截器,在敌方系统弹道导弹尚未到达本土之前,对其拦截并将其摧毁。</p>
<p> 在我国进行本次技术试验之前,全球仅美国进行过相关试验,包括从范登堡的作战拦截导弹发射基地首次发射拦截导弹,对模拟的和真实的目标导弹进行拦截。</p>
<p> 反导弹拦截技术按发射地分为陆基、海基和天基,分别指反导系统在陆地、海上和天空发射。</p>
<p> 按照拦截时机不同可分为三大类。</p>
<p> 一是“助推段”防御系统,它是指在助推阶段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一般是导弹发射后、尚未投放弹头的数分钟内进行拦截。</p>
<p> 二是“末段”防御系统,它是指在弹头飞行最后阶段,即在来袭导弹在进入大气层并即将击中目标时,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p>
<p> 三是“中段”防御系统,拦截范围是以上两者之间的广大区域,旨在对脱离导弹弹体后尚未再入大气层、处于太空真空飞行状态的来袭弹头进行拦截。中国的陆基中段反导弹拦截技术就属于这一种。</p>
<p> 记者了解到,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拥有陆基中段反导弹拦截技术,中国这次试验成功将大大提升保卫本土的能力,并对世界范围内导弹拦截技术产生制衡效应。</p>
<p> 中段拦截性能超“爱国者”导弹</p>
<p> 空军指挥学院王明志大校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反导系统不同阶段的优缺点,反导中段拦截与“爱国者”导弹不同,中段拦截的高度更高,拦截效果更好。</p>
<p> 最近美国宣布向台湾提供的“爱国者-3”反导系统则属于末端反导系统,它主要负责拦截1.5万米-2万米高度的来袭导弹。世界上具备末段拦截能力的反导系统相对较多,装备的国家也较多。除“爱国者-3”系统外,还有美国的“萨德”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和俄罗斯的S-400反导系统等。</p>
<p> 我国正积极构建反导体系</p>
<p> 近日,英国《中国防务》网站、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杂志等分析称,中国正借鉴美国的某些成功做法,利用先进装备积极应对弹道导弹威胁,保卫国内重要目标。</p>
<p> 分析称,中国正在构建的反导系统在构成上,可能采取与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类似的做法,即以预警雷达、拦截导弹、敌我识别系统为核心,再以数据链与预警卫星连接,提供反导系统所需的高一级信息感知能力。但由于中国目前尚无专用预警卫星,所以其航天力量目前只能提供敌方弹道导弹兵力的部署变动情况,无法用于早期预警。好在弹道导弹飞行高度较高、易于探测,且中国目前装备的预警雷达普遍具备发现数百千米外目标的能力,仍可满足战区反导作战的基本需求。</p>
<p> 在作战程序上,当预警雷达将敌情传给拦截阵地后,“红旗-9”导弹系统的搜索雷达将根据收到的信息对目标来袭方向进行搜索,一旦捕捉到目标即迅速转入跟踪,进而下达发射指令。导弹发射后,由制导雷达提供中继制导,直至其进入弹上主动雷达的作用范围。最后,导弹飞至敌方弹道导弹附近,引爆战斗部,以高速飞散的破片摧毁目标。考虑到弹道导弹的速度非常高,可供拦截的窗口时间很短,因此“红旗-9”导弹系统很可能采用全自动工作方式,避免因人工参与信息传递而耽搁拦截时间。</p>
<p> 另据《中国防务》网站分析,中国计划构建的反导系统规模庞大,除了卫星、预警雷达、远程防空导弹外,可能还包括中近程防空导弹、战斗机、高射炮、预警机等。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正试图以构建反导系统为契机,将全部可用于防空作战的武器系统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以首都为防御核心区、技术复杂的多层次防御系统。</p>
<p> 我空军批量装备“红旗-9”导弹</p>
<p> 英国《中国防务》网站、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杂志去年末曾分析称,中国正利用先进装备积极应对弹道导弹威胁,保卫国内重要目标。</p>
<p> 据报道,中国空军现已开始批量装备“红旗-9”远程防空导弹,该导弹具有反弹道导弹能力。该导弹最大射程估计为300千米,拦截弹道导弹时的有效射程为25千米,最大射高15千米,最小射高0.5千米。从参数上看,“红旗-9”是一款类似美国“爱国者-2”的大气层内反导装备。</p>
<p> 《中国防务》分析说,从“红旗-9”防空导弹的技术性能和解放军的装备速度来看,中国“显然在以其为核心构建战区级别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国此前引进的俄制S-300防空导弹虽然在射程上与“红旗-9”相当,但缺少反导能力,只能执行单一的防空任务。</p>
<p> 去年底出版的《汉和防务评论》则分析称,中国正在构建的反导系统的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首都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圈,未来可能扩展到国内其他重要地区,如上海和三峡大坝。</p>
<p> </p>
<p> 新闻背景</p>
<p> 中国战略导弹防御系统发展概况</p>
<p> 中国的导弹防御计划在时间上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上世纪60年代的“640”工程、上世纪80年代的“863”计划,以及当今的“921”工程。</p>
<p> 中国战略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制始于“反击一号”,是当年七机部二院(现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二院)负责的项目。1967年10月,国防科委召开了“640”工程会议,正式提出了开展反导弹用核弹头研制工作的建议。接下来的十几年里,二院分别开展了“反击一号”到“反击三号”的全系统研制。尽管“640”工程最后无果而终,但取得了一批重要技术积累,其中有些填补了国内空白,比如超高速导弹及7010相控雷达技术等。接下来的“863”计划属于技术储备与可行性探索,研究了导弹防御的全天候监视、探测、预警、分析,以及拦截武器、C3I系统等技术。继“863”计划之后,“921”工程终于取得了巨大成功。</p>
<p> 世界主要现役导弹防御系统</p>
<p> 能够在大气层外拦截弹道导弹,此前只有美国“爱国者-3”系统具备技术能力。2009年10月12日,《解放军报》载文,我国地空导弹专家、空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所长朱祝华大校称,中国新型导弹已可拦截弹道导弹。</p>
<p> 中国“红旗-9”导弹系统“红旗-9”防空导弹是中国长峰机电技术研究设计院研发的中国第一种区域防空导弹。该导弹与美国爱国者导弹是等量级型号,特点是杀伤空域大、抗干扰和抗多目标饱和攻击能力强,导引系统先进,足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红旗-9全系统展开时间约6分钟,反应速度12至15秒,可媲美S-400系列。</p>
<p> 美国“爱国者-3”拦截系统“爱国者-3”(PAC-3)导弹系统,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爱国者”PAC-2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火控系统并换装新的PAC-3导弹而成的一种全新的防空系统,是美国当前正加紧研制的TMD系统重点项目之一,主要防御近程和中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以及气动力目标,主要由新研制的动能拦截弹和改进的雷达与指挥、控制系统等组成。</p>
<p> 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 S-400“凯旋”地空导弹系统是俄罗斯原金刚石中央设计局在S—300P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设计思路研制的。它配备了射程更远的新型导弹和新型相控阵跟踪雷达,雷达具有全向覆盖能力。据俄罗斯军方称,S—400在速度、精度等方面均优于美国的“爱国者”PAC—3地空导弹系统,是当今世界上性能最好的防空导弹系统。</p>
<p> (综合新华社、《解放军报》等消息)</p>
<p>【打印】【关闭】</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