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mg src="http://xfrb.hj.cn/20100112/RB011203_3.jpg"></p>
<p>图为施工人员正在马岗村安装乡村民俗文化宣传牌。 特约通讯员 张鹏 摄</p>
<p>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张鹏 许东民)1月8日,笔者在老河口市仙人渡镇马岗村看到,工程施工人员正在村道旁的文化墙上安装农事谚语、乡村歌谣等内容的乡村民俗文化宣传牌。</p>
<p>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去年以来,老河口市启动了城南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工作。该市把汉十高速公路、李国路、汉江和张集镇中杨湾村至蒋湾一线100平方公里、45个村、10万人口的区域作为试验区,力争用2至3年时间,完成试验区的成片建设,形成具有鄂西北区域特色的新农村示范带。该市聘请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对示范区建设进行高标准规划论证,制定出详实细致、可操作性强的建设方案。</p>
<p> 在城南新农村示范区建设工作中,老河口市重点抓好村内循环路、通户路硬化工作,配套村庄供排水设施,整体规划推进农户院墙整修美化,大力发展农村庭院经济。该市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捆绑新农村建设项目,实行集中投资,集中建设,建立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组织100个市直单位,各自对口援建一个自然村或一个行政村,以项目支持和资金帮扶为重点,着力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仙人渡镇马岗村在该市宣传、建设、财政、民政等部门的援助下,已修建通组通户水泥路400多米,建设文化墙1000多米,农家庭院门楼20多个,使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p>
<p> 为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的有机对接,老河口市充分挖掘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尊重民间风土人情,在新农村建设中融入文化元素,让每一个乡村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培植出一批乡村人文旅游景点。仙人渡镇白鹤岗村利用民间流传的仙鹤传说和该村敬老爱幼的淳朴民风,通过展示“二十四孝”文化和松鹤延年文化,种植松树、桃树等象征性树木营造氛围,打造出一个彰显“孝悌文化”的特色村。仙人渡镇马岗村整合鄂西北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歌谣、社戏、婚俗、节令、歇后语等乡村民俗文化,运用漫画的表现形式,打造出一个民俗民风文化村、漫画文化村。李楼镇方营村通过在广大农户门前展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楹联,打造出一个独具特色的楹联文化村。</p>
<p> 目前,通过在新农村建设中融入文化旅游元素,推行“一村一品”和“一村一景”,老河口市已形成了一批以民俗文化村、孝悌文化村、楹联文化村、书香文化村、信仰文化村、休闲文化村、梨桃文化村、红色文化村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乡村。其中,李楼镇方营村大力打造田园生态景观,获得了湖北省旅游名村殊荣。</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