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本报讯(通讯员蔡军 张盛剑 罗慧)笔者日前从襄阳区水利部门获悉,去年全区水产品产量6.4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首次突破5亿元大关,达到5.2亿元,渔业人均增收380元,水产养殖已成为该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p>
<p> 该区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加强水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做大做强水库渔业、休闲渔业,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健康养殖,推动了全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水产业可持续发展。该区一方面深挖水面承包潜力,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公平竞争,承包人采取高投入高产出的方法,科学养殖,规范经营。既提高了水管单位的效益,也提高了水库成鱼的产量和效益,增加了承包人的收入,仅去年上半年就公开拍卖两座水库大水面养殖承包经营权。另一方面建基地、抓板块,推动水产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该区巩固和深化水产标准化示范县、标准化养殖小区和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在东津镇建立“襄樊市鄂西北小龙虾繁养示范基地”,采用稻虾联作种植模式,养殖面积达20000亩,亩产纯收入可达2000元以上,成为全区首家小龙虾养殖基地。并带动峪山、张集、古驿等镇小龙虾养殖2200余亩,全区有300多户农民共同致富。与此同时还积极探索生态养殖之路,大力发展健康渔业、环保渔业。通过加强健康养殖技术培训,开展渔业科技入户,禁止水产养殖单位、个人使用违禁渔药、渔具,渔政执法人员与环保工作人员定期监测水质等举措,确保了水产品质量安全。去年没有一座水库使用化肥养鱼,罗岗水库、官沟水库、柳堰集水库等用艾科、合源等生物肥代替化肥,提高了成鱼产量,成鱼比上年多产近250多万公斤。官沟水库、柳堰集水库还申办了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证书。</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