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17|回复: 0

加缪,在荒诞中反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9 12: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img src="http://www.xycity.cn/upload/2010/01/09/2999_201001091237071X86X.jpg"></p>
<p>  ●1960年1月4日,加缪因车祸逝世,年仅47岁。生前他曾说:“没有什么比死在路上更蠢了。”</p>
<p>  ●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44岁的加缪获得当年诺贝尔奖,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p>
<p>  ●评论家认为加缪与鲁迅有相似之处,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自由人道主义的道路</p>
<p>  □昌伟</p>
<p>  加缪的人生之路,不看终点,像一段励志故事。1913年出生的他来自社会底层,在殖民地阿尔及尔的贫民窟长大,幸而加缪兄弟被承认为战争孤儿,每年从政府得到若干抚恤金。家里连做作业的桌子都没有,人人都得干活挣钱。上中学时,加缪便开始打工,上大学时曾做过家庭教师、汽车零件推销员、船舶经纪人的雇员,等等。走上社会之后,他长期在报馆任职。29岁时,他发表《局外人》一举成名,但他仍是穷人。直至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与学者李政道、杨振宁同年揽获诺贝尔奖之后,加缪才买了一套像样的房子。</p>
<p>  从零开始,是加缪对自己的理解。但加缪对人类思想的抚慰,绝非励志那般单薄。学者柳鸣九称,正因为加缪从一个在文化上、精神上赤贫的底层之家走出来,在文化状态实践了“从零突破”,加缪才成其为加缪。</p>
<p>  在加缪看来,“我反抗故我在”,而“反抗者应该是突破了个人存在,超越了自我,摆脱了一己,遵循在一定社会范围内为人群所认同的价值观,具有巨大的活力并在反抗过程中有助于人群”。</p>
<p>  在某些方面,加缪与鲁迅的精神勇气有些相像,比如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只不过与鲁迅不同,加缪是把匕首和投枪扔给了整个世界。他明知世界是荒诞的、绝望的,但他并不颓丧,而是主张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p>
<p>【打印】【关闭】</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15 19: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