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通讯员 崔海晗 罗慧 梁旭辉</p>
<p> 一本《行业指南》,帮助“新手上路”。11月底,襄阳区国税局城区分局税收管理员孙晓辉刚接手汽车零售行业税收管理,就凭着一本《行业税收管理指南》,对2户企业评估入库增值税16万元。这是襄阳区国税局针对税收管理员因轮岗交流造成的业务不熟问题,把提升岗位技能摆到重要日程,开展特色培训和灵活多样的技能素质提升活动,为职工搭就成才之梯的举措之一。</p>
<p> 搭建成才平台</p>
<p> 今年1月,襄阳区国税局调研期刊《襄阳税苑》(内部交流资料)第一期与全体职工见面。该局为提高全局的调研水平,更好地指导税收工作的开展,遴选29名业务精、写作能力强的干部任调研联络员,负责收集和整理税收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形成42篇有深度的调研论文,经过调研联络员和襄樊学院专家的汇总评定,最终选择12篇优秀论文作为期刊用稿。</p>
<p> 7月底,该局又根据行业特点,运用实地调研、案头数据分析、税负变动回归分析等方法,摸索出一套汽车贸易行业的运作规律,形成《襄阳区汽贸行业管理指南》。汽贸行业一直是襄阳区的重点税源行业,其税负变动率高、销售形式多样,属于难管行业。年初,该局抽调5名业务骨干组成调查专班,先后深入15家汽车贸易公司进行实地评估,比对企业近5年的会计报表资料,与行业经营者和税管员座谈,摸清行业特点,发现管理漏洞,提出征管建议,对汽贸行业的管理经验及评估技巧进行总结,对全区汽贸行业管理提供借鉴和帮助。</p>
<p> 该局还推广运用自然科学的质量守恒定律,管住企业的“入口”和“出口”,提高纳税评估质量和效率,评估时间缩短为3天。为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评估方法,该局组织业务技能熟练、评估经验丰富的人员,借鉴质量守恒定律,探索总结出“投入=产出+损耗”的评估办法。在某服装公司评估中,评估人员根据原材料耗用率,推算出企业的当期产量,然后将库存产品数量与账面数量进行比对,发现账面数比实际库存数多71万元,经询问财务人员得知,企业4月份销售15861件衣服,款未收回,未记销售,造成迟报增值税10.3万元,遂要求纳税人在限期内进行了补充申报。</p>
<p> 明确成才导向</p>
<p> 今年5月12日上午,襄阳区国税局100多名税务干部身着制服,列队走进襄北监狱入监教育大队,上了一堂“警示教育课”。两名服刑犯人现身说法,忏悔自己的犯罪根源及沉痛教训。襄阳区国税局局长郝文黎认为:“开展一次警示教育,胜过平常10次、20次的苦苦说教,通过服刑犯人现身说法,忏悔深刻教训,对国税干部思想上是一次洗礼,对我们的一些言行进行了一次衡量,对我们的廉政墙进行了一次加固。”</p>
<p> 在东津分局开展的廉政警示教育活动中,他们组织全体干部观看《公仆》等廉政题材电影,加强干部防腐拒变免疫力;开展“情系民生,廉政勤政”评比活动。邀请纳税人担任评委投票选出“最受纳税人欢迎的税管员”;实行廉政一票否决制,增强干部廉洁办税意识。</p>
<p> 同时,该局还用效能监察整治“慢动作”。该局干部小王在为某企业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时,因久拖不办受到行政警告处分。这是襄阳区国税局将效能监察列为税收执法检查的重点,主要查处各类应办不办、应批不批、久拖不办等“慢动作”。该局指定人员每天查看税收执法监控系统和电子文书流转系统,发现未签批项目和滞留文书,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尽快落实。</p>
<p> 提升职业素质</p>
<p> 工作岗位是干事创业的舞台,也是施展才华的舞台。年轻干部刚参加工作就从事税收一线业务,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p>
<p> 襄阳区国税局与襄樊职业技术学院联系,筹资开办了由50人参加的会计培训班。培训班从去年6月5日开始,共设计了30天课时120个学时,历时3个多月全部在每周双休日上课。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们为学员讲授了《基础会计》、《会计法规》等4门课程。酷暑盛夏,参加培训的干部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上课。局办公室干部张嫒怀孕6个多月,每天挺着大肚子上课。她说:“局里办这样的培训班不容易,错过了以后再想学机会就少了。”襄樊市职业技术学院为每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孟群慧等7名干部被评为“优秀学员”。</p>
<p> 在平时的业务培训中,各分局把每周四下午定为业务学习时间,邀请区局业务骨干到分局讲课,全方位提高分局干部的业务技能;坚持以案说查与提高队伍业务素质相结合;坚持每周集中进行检查交流,集中议、集中评,谈论检查心得、交流稽查手段,相互取长补短,促进检查质量的提升。该局的办税流程得到优化,通过简化出口退税企业资格审批和一般纳税人认定程序,加快了审批和认定速度,以前办理这两项业务需要近30天时间,现在一周内就可办结;同时,在普通发票领购和一般纳税人认定中,实行“一表通”,简化了办税手续,使办税服务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