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救市 过早退出刺激经济政策可能前功尽弃</p>
<p>责任 负责任大国,不会把麻烦留给别人</p>
<p>投资 中央救市资金,未投入工业项目</p>
<p>经济 已预见到明年可能发生通胀</p>
<p>民生 3年筹集8500亿投入新医改</p>
<p>环保 必须为中国发展争得权利</p>
<p><img src="http://news.cnhubei.com/news/xwhbyw/../ctdsb/ctdsbsgk/ctdsb03/200912/./W020091228217440038032.jpg"></p>
<p>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就当前经济形势、明年经济工作和其他问题回答记者提问。</p>
<p>温总理在接受采访时开门见山:“这次采访主要是谈过去一年我们国家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作为政府总理,应该把真实情况向人民讲清楚,这是我的义务。同时应该给人民带来信心和希望。”他同时表示,“两会”之前,还要同网民见面。</p>
<p>【全年回顾】</p>
<p>“我们稳住了经济、稳定了就业,保持了社会的安宁,这是我心里感到慰藉的地方”</p>
<p>记者:一年来,国际金融危机是我们应对的一个主题,可以说应对得惊心动魄,您对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能打多少分?</p>
<p>温家宝:去年冬天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地采取了应对的政策和措施。应该说,通过全国人民一年的努力,我们稳住了经济、稳定了就业,保持了社会的安宁,这是我心里感到慰藉的地方。因为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许多工作还没结束,现在打分还为时过早,这个分数还得靠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最终靠人民的评价。但前一阶段的工作,我们是有效的,全国人民应该引以为自豪。</p>
<p>【国际角色】</p>
<p>“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把麻烦留给别人”</p>
<p>记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在与世界携手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舞台上,中国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p>
<p>温家宝:早在去年9月份我就提出来“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重要”。然后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主动的行动,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决定向欧洲派出两个采购团。所谓责任,就是说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把麻烦留给别人。中国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所谓合作,你可以看到,我们今年为应对金融危机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同主要经济体加强政策交流,形成一致应对危机的共同力量。</p>
<p>【民生政策】</p>
<p>“医改这项涉及全国人民健康的大事,我们一定要克服种种困难,切实把它办好”</p>
<p>记者:我们的一揽子计划民生是重点,临近年终,也想请总理解释一下一揽子计划在民生方面我们采取的政策以及带来的实惠。</p>
<p>温家宝:我们经济发展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不断提高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就是说为了改善民生。今年我们做了两件大事。</p>
<p>第一件事就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改现在可以很清晰地划分为五个环节。一是新农合;二是在城市职工和居民中广泛地实行医疗保险;三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四是推进基本药物制度;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p>
<p>我们为了医改,三年筹备了8500亿元资金支持。这项涉及全国人民健康的大事,我们一定要克服种种困难,切实把它办好。</p>
<p>第二件事,我们今年开始试行农民的养老保险。从今年开始试点,年满60岁的农民,每月可以拿到55块钱。这个钱并不多,但它跨越了一个时代。</p>
<p>【房价问题】</p>
<p>“我每天上网看到大量网民的意见,甚至很尖锐的批评”</p>
<p>记者:另一个问题是,一位网民说房价涨得太快了,一平方米每个月竟然涨了一千块钱,他们想请总理谈一谈房价的问题。</p>
<p>温家宝:我就知道网民关注这个问题。因为我每天上网看到大量网民的意见,甚至很尖锐的批评。在这里我只讲一讲政府应该做的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加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的改造。第二,要鼓励居民购买自住房和改善性的用房。但与此同时,要采取措施抑制投机。第三,要运用好税收、差别利率以及土地政策等经济杠杆加以调控,稳定房地产的价格。第四,要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打击捂盘惜售、占地不用、哄抬房价等违法犯罪的行为。</p>
<p>【通胀预期】</p>
<p>“物价如果不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对相当数量的中低收入者,会成为很大的负担”</p>
<p>记者:您说过明年工作中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请问总理,这里通胀预期是什么含义?</p>
<p>温家宝:我们提出这三者的结合,就是说我们已经开始关注到一些通胀预期的迹象。我们现在还没有出现通货膨胀,CPI刚刚由负转正,PPI也还是负的。但是我们要预见到通胀有可能出现。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国家,又存在着收入分配不公和差距过大的问题。物价如果不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对相当数量的中低收入者,尤其是贫困家庭,就会成为很大的负担。</p>
<p>【产能过剩】</p>
<p>“(中央救市资金)我们大部分都放在了安居工程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方面”</p>
<p>记者:现在有人说,现在的产能过剩和4万亿投资有关系,到底这个问题怎么看?</p>
<p>温家宝:其实产能过剩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想,解决产能过剩最为重要的就是要采取经济的手段、环境保护的手段、法律的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来淘汰落后的产能,限制过剩产能发展。</p>
<p>有人说产能过剩同4万亿投资有关,我是这样看待的,4万亿投资,中央投资1.18万亿,在今年只完成了一半,大约5900亿。这5900亿当中,我们大部分都放在了安居工程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就是路、水、电、气。还有环境保护和技术改造。还有一部分是安排必要的基础建设,比如京沪高铁,重要高速公路联网,这些将会在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起作用。我可以向你保证一条,中央投入的1.18万亿资金没有上一个工业项目。</p>
<p>【气候峰会】</p>
<p>“我们绝不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但是,我们必须为中国的发展争得应有的权利”</p>
<p>记者:您刚刚出席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据我所知,近60个小时里您只休息了几个小时。一些国家对于哥本哈根会议的成果有着不同的解读。我们怎么样看待?</p>
<p>温家宝:我一直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p>
<p>《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20年要减排40%。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没有任何国际援助的情况下,自主提出到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的目标,体现了中国高度负责任的态度。</p>
<p>中国这些年发展了,但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困面大,依然是基本国情,我们绝不会再走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就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但是,我们必须为中国的发展争得应有的权利。</p>
<p>【经济前瞻】</p>
<p>“过早地把我们刺激经济的政策退出的话,就可能前功尽弃,甚至使形势发生逆转。”</p>
<p>记者:我们明年还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总理,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p>
<p>温家宝:我们在对待经济复苏和经济持久发展这个问题上持十分审慎的态度。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经济企稳向好并不等于经济根本好转”。其实,经济根本好转也还不等于我们经济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过早地把我们刺激经济的政策退出的话,就可能前功尽弃,甚至使形势发生逆转。</p>
<p>【新年寄语】</p>
<p>“我们这个民族经历过很多灾难,但是独立不惧、百折不挠是我们的优良传统”</p>
<p>记者:新年又快到了,总理您有什么话要对全国人民讲?</p>
<p>温家宝: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我们这个民族经历过很多灾难,但是独立不惧、百折不挠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新的一年到了,我希望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要坚持。胜非为难,持之为难,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努力奋斗。中国的明天大有希望。</p>
<p>据新华社电</p>
|
|